![]() 一种翘板开关结构
专利摘要:
一种翘板开关结构,U型开关支架上设置两个轴孔,支架上连接有开关拨片,开关拨片上也设置两个轴孔,开关拨片上方设置翘板按钮;开关支架两侧壁设置有V型滑槽、斜向滑槽,两侧壁之间设置有跳扣,跳扣底部设置跳扣下轴孔,开关支架上还设置有U型件,U型件下轴穿过第二下轴孔,下轴穿过跳扣下轴孔、V型滑槽和斜向滑槽;开关支架一侧设置有工字型导板,工字型导板设置在跳扣下方,工字型导板两侧设置有动触簧片;开关支架中的锁扣通过第四下轴孔、锁扣轴与第一下轴孔连接,锁扣相对跳扣的一侧设置凸台,锁扣另一侧设置牵引臂,牵引臂一侧连接铁芯和线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漏电保护开关的开关手柄过小,操作不便,结构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6617U 申请号:CN202120650530.6U 申请日:2021-03-3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郑晓丰;陈文斌 申请人:Zhejiang Leshuai Electric Co ltd; IPC主号:H01H2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翘板开关结构。 [n0002] 漏电保护开关用以对低压电网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进行有效保护,在漏电后能自主切断电源,保障人身安全。目前的漏电保护开关多为沿用老式结构和外观,开关手柄过小,操作不便,其结构的可靠性也存在不足,并且外观陈旧跟不上目前家居装饰潮流。因此,发明一种具有结构可靠,操作省力,方便美观的开关结构很重要。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翘板开关结构,解决传统漏电保护开关的开关手柄过小,操作不便,结构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n0005] 一种翘板开关结构,包括开关支架,所述的开关支架为U型结构,所述的开关支架上开有第一上轴孔和第一下轴孔,所述的开关支架上活动连接有开关拨片,所述的开关拨片上设置有第二上轴孔和第二下轴孔,所述的开关拨片上方固定设置有翘板按钮;所述的第一上轴孔、第二上轴孔中设置有拨片轴,所述的开关拨片通过孔轴配合与翘板按钮活动连接; [n0006] 所述开关支架的两个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V型滑槽、斜向滑槽,所述开关支架的两个侧壁之间适配设置有跳扣,所述的跳扣底部设置有跳扣下轴孔,所述的开关支架上还设置有U型件,所述U型件的下轴穿过第二下轴孔,下轴穿过跳扣下轴孔、V型滑槽和斜向滑槽; [n0007] 所述的开关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工字型导板,所述的工字型导板设置在跳扣下方,所述的工字型导板两侧设置有动触簧片,所述动触簧片翘起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动触点; [n0008] 所述的开关支架中还设置有锁扣,所述的锁扣通过锁扣下端的第四下轴孔、锁扣轴与第一下轴孔活动连接,所述的锁扣相对跳扣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的锁扣另一侧设置有延伸到支架外侧的牵引臂,所述的牵引臂一侧连接有铁芯和线圈。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的拨片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设置在开关拨片上侧的限位槽中,另一端固定在开关支架一侧的固定柱上。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字型导板上端设置有凸柱,所述的凸柱设置在跳扣下方。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牵引臂为L型结构,所述的牵引臂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铁芯一端设置在卡槽中,另一端设置在线圈中。 [n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翘板开关结构,采用翘板式结构的开关替换原有的闸刀式手柄开关,通过手指拨动翘板按钮可以实现开关动作,操作省力,同时也方便美观;当发生漏电时,或人工按动测试按钮时,电路给线圈线圈供电,产生磁力使铁芯运动,牵引锁扣使开关机构脱扣,安全和可靠性较高。 [n0013]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翘板开关结构的立体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翘板开关结构的侧视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翘板开关结构的爆炸图。 [n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翘板开关的未接通状态示意图。 [n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翘板开关的接通状态示意图。 [n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翘板开关的脱扣断开状态示意图。 [n0020] 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翘板开关结构,包括开关支架501,所述的开关支架为U型结构,所述的开关支架501上开有第一上轴孔5011和第一下轴孔102,所述的开关支架501上活动连接有开关拨片502,该开关拨片502可设置为T型结构,所述的开关拨片502上设置有第二上轴孔5021和第二下轴孔5022,所述的开关拨片502上方固定设置有翘板按钮503;所述的第一上轴孔5011、第二上轴孔5021中设置有拨片轴504,所述的开关拨片502通过孔轴配合与翘板按钮503活动连接; [n0021] 所述开关支架501的两个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V型滑槽5014、斜向滑槽5105,所述开关支架501的两个侧壁之间适配设置有跳扣506,所述的跳扣506底部设置有跳扣下轴孔5061,所述的开关支架501上还设置有U型件507,所述U型件507的下轴穿过第二下轴孔5022,下轴穿过跳扣下轴孔5061、V型滑槽5014和斜向滑槽5105; [n0022] 所述的开关支架501的一侧还设置有工字型导板508,所述的工字型导板508设置在跳扣506下方,所述的工字型导板508两侧设置有动触簧片509,所述动触簧片509翘起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动触点901; [n0023] 所述的开关支架501中还设置有锁扣510,所述的锁扣510通过锁扣510下端的第四下轴孔5101、锁扣轴511与第一下轴孔102活动连接,所述的锁扣510相对跳扣506的一侧设置有凸台5102,所述的锁扣510另一侧设置有延伸到支架外侧的牵引臂5103,所述的牵引臂5103一侧连接有铁芯513和线圈512。 [n0024] 进一步地,为了利用扭簧505的弹力配合开关拨片502、翘板按钮503翻转,所述的拨片轴504上套设有扭簧505,所述扭簧505的一端设置在开关拨片502上侧的限位槽5023中,另一端固定在开关支架501一侧的固定柱5013上。 [n0025]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跳扣506的一端下压工字型导板508,所述的工字型导板508上端设置有凸柱5081,所述的凸柱5081设置在跳扣506下方。 [n0026]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固定铁芯以及拆装,所述的牵引臂5103为L型结构,所述的牵引臂5103上设置有卡槽1004,所述的铁芯513一端设置在卡槽1004中,另一端设置在线圈512中。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n0028] 如图4所示,为开关的未接通状态,在扭簧505的作用力下,开关拨片502向上弹起,U型件507和跳扣506受开关拨片502的牵引向上抬起,工字型导板508无受力,动触簧片509在自身张力作用下向上弹起,动触点901与动触簧片509下方的触点连接板处于分离状态; [n0029] 如图5所示,当按动翘板按钮503,使其翻转到另一侧时,开关拨片502以拨片轴504为中心产生旋转,并带动U型件507和跳扣506向下运动,U型件的下轴杆顺着开关支架501上的V型滑槽5014、斜向滑槽5105往斜下方移动,同时U型件507的上轴向内回缩,当U型件507的上轴移动到越过拨片轴504和U型件507下轴轴心连线时,发生突跳翻转,此时跳扣506的尾部一端受锁扣510的凸台5102的支撑,跳扣506中部受U型件507向下的力,在杠杆力的作用下,跳扣506头部一端向下大幅运动,工字型导板508受压向下运动,迫使动触簧片509产生形变,从而使动触点901往下运动与下方的触点连接板接触,电路闭合。 [n0030] 同理,当按动翘板按钮503,使其翻转到关闭一侧时,开关拨片502带动U型件507和跳扣506向上运动,U型件507的上轴向斜上方运动,当其移动到越过拨片轴504和U型件507下轴轴心连线时,发生突跳翻转,此时在扭簧505的作用力下开关拨片502向上弹起,U型件507和跳扣506受开关拨片502的牵引向上抬起,工字型导板508无受力,动触簧片509在自身张力作用下向上弹起,触点产生分离。 [n0031] 如图6所示,当发生漏电,或人工按动测试按钮时,电路给线圈512通电,产生磁力使铁芯513运动,拉动L型牵引臂5103向线圈512一侧运动,并牵引锁扣510绕锁扣轴511产生旋转运动,锁扣510的凸台5102与跳扣506尾部一端分离,跳扣506尾部失去支撑,杠杆失去平衡,工字型导板508解除压力,动触簧片509向上回弹,触点分离断电。 [n003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4) [0001] 1.一种翘板开关结构,包括开关支架(501),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关支架为U型结构,所述的开关支架(501)上开有第一上轴孔(5011)和第一下轴孔(102),所述的开关支架(501)上活动连接有开关拨片(502),所述的开关拨片(502)上设置有第二上轴孔(5021)和第二下轴孔(5022),所述的开关拨片(502)上方固定设置有翘板按钮(503); 所述开关支架(501)的两个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V型滑槽(5014)、斜向滑槽(5105),所述开关支架(501)的两个侧壁之间适配设置有跳扣(506),所述的跳扣(506)底部设置有跳扣下轴孔(5061),所述的开关支架(501)上还设置有U型件(507),所述U型件(507)的上轴穿过第二下轴孔(5022),下轴穿过跳扣下轴孔(5061)、V型滑槽(5014)和斜向滑槽(5105); 所述的开关支架(501)的一侧还设置有工字型导板(508),所述的工字型导板(508)设置在跳扣(506)下方,所述的工字型导板(508)两侧设置有动触簧片(509),所述动触簧片(509)翘起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动触点(5091); 所述的开关支架(501)中还设置有锁扣(510),所述的锁扣(510)通过锁扣(510)下端的第四下轴孔(5101)、锁扣轴(511)与第一下轴孔(102)活动连接,所述的锁扣(510)相对跳扣(506)的一侧设置有凸台(5102),所述的锁扣(510)另一侧设置有延伸到支架外侧的牵引臂(5103),所述的牵引臂(5103)一侧连接有铁芯(513)和线圈(512)。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开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上轴孔(5011)、第二上轴孔(5021)中设置有拨片轴(504),所述的拨片轴(504)上套设有扭簧(505),所述扭簧(505)的一端设置在开关拨片(502)上侧的限位槽(5023)中,另一端固定在开关支架(501)一侧的固定柱(5013)上。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开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工字型导板(508)上端设置有凸柱(5081),所述的凸柱(5081)设置在跳扣(506)下方。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翘板开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牵引臂(5103)为L型结构,所述的牵引臂(5103)上设置有卡槽(1004),所述的铁芯(513)一端设置在卡槽(1004)中,另一端设置在线圈(512)中。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2196726U|2012-04-18|易于自动化生产的微型断路器 CN214336617U|2021-10-01|一种翘板开关结构 CN214384747U|2021-10-12|一种漏电保护开关 CN201298519Y|2009-08-26|一种储能式高分断小型断路器 CN102509919B|2013-08-28|兼具反接线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插座 CN112967913A|2021-06-15|一种漏电保护开关 CN201490502U|2010-05-26|一种五孔漏电保护插座 CN204088231U|2015-01-07|一种新型瞬动脱扣的断路器 WO2019165854A1|2019-09-06|一种插板式超薄型按键开关 CN205582850U|2016-09-14|漏电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01256133Y|2009-06-10|新型漏电保护用断路器 CN204155887U|2015-02-11|一种两极紧凑微型断路器 CN205595291U|2016-09-21|断路器的电磁脱扣器 CN201698975U|2011-01-05|具有输入输出端子的漏电保护装置 CN209071192U|2019-07-05|一种控制开关 CN213071598U|2021-04-27|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11404430U|2020-09-01|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操作机构 CN213936089U|2021-08-10|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09896018U|2020-01-03|漏电继电器 CN203312124U|2013-11-27|二档钮子开关 CN2428858Y|2001-05-02|电力用多触点电磁继电器 CN1319097C|2007-05-30|一种电路控制保护器 CN207818498U|2018-09-04|小型断路器 CN204155807U|2015-02-11|单刀双掷按键开关 CN202111304U|2012-01-11|电连接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50530.6U|CN214336617U|2021-03-31|2021-03-31|一种翘板开关结构|CN202120650530.6U| CN214336617U|2021-03-31|2021-03-31|一种翘板开关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